会,极力在何佑身边表现自己,甚至还单独同何佑外出行商近半年。谁料何佑回来,竟然就与陈姨娘和好了,甚至是更甚往昔。夹起尾巴做人的何怀璋自然要把何怀瑜抢过去的风头一一讨回来,在加上陈姨娘的枕边风,何怀璋已经从他这位四弟处吃了好几次暗亏了。
说罢,何怀瑜冷冷看了这个弟弟一眼,他跟陈姨娘朝夕相处,如何能不知道他娘的那些算盘。今日他在路上拦住自己,不过是假意关心,心里头怕是巴不得自己大倒苦水,他好看笑话之后再去告状呢。
“大哥何必总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父亲常说要笑迎八方客,广纳四海才,大哥总摆出一副冷脸,如何做得好生意,我看还是同六弟七弟一样去读书更适合大哥。”宅中谁人不知何怀瑜是读书读不下去了才回家来了,何怀璋大庭广众之下这么说,不正是在踩何怀瑜的痛脚吗?是以他话一出,何怀瑜便觉着有针扎般的目光往身上落,但却只能强忍怒气,一言不发地走了。
而这一则由婚事牵扯出来的笑话自然也传到了正房里头,李妈妈给卢氏讲过后,卢氏之轻蔑一笑,道:“他如今当众被人揭条也是活该,脑子拎不清,好好的书不读,非要靠别人走写旁门左道。现在好了,别说分一杯羹了,只能净捡人家不要的。不过像他这样一事无成,又身无长物,陈家姑娘也不算是辱没了他。”
“夫人说得是,只盼着这大哥儿别再求到夫人这来,叫夫人难做就是了。”李妈妈担心的事这个。
“我哪有这闲工夫管他,不说镜姐儿快及笄,这会儿也要给她慢慢精挑细选个好人家出来,小七读书更是眼下的风火事。”
是的,时隔三年,何七又要重新找学上了。不为别的,只因李通判已在临江待了六年,今已接了圣上谕旨,限他一月内要启程回京。一起走的,除了顾妙真,还有何七的开蒙老师赵元礼。赵元礼道自己在临江已无牵挂,儿女皆已成家,所以要与昔日好友一起前往京城,去看看从前的未竟之事。
不论赵元礼所言是否属实,何七都要再找个夫子了。这事叫卢氏十分头疼,毕竟李通判离开临江这事实在是有些突然,这要上哪儿去找一个跟赵元礼不相上下的夫子呢?其实卢氏心里头最属意的事将何七送到书院去进学。只可惜临江现在稍微好点的书院都不收何七年纪这么小的孩子,起码都是要学过几年四书五经的,更好的,譬如涴墨溪书院,这会儿更是只让过了院试的秀才入院学习。像原先何怀瑜那样捐些银子便能去是行不通了。
而何七恰恰就处在这个尴尬的位置,拿后世的考试来打个比方,考上秀才,就相当于高考成功考上了个大学,但你若想继续读硕士,读博士,就要去书院进学修读了。但这些离何七还太遥远,眼下要考虑的事,是要找一个什么样的老师,才能帮助何七顺利考上“大学”。
三七书屋【sanqish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小七科举手记》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