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三七书屋】地址:sanqishuwu.com
“这道千层酥的创意,别是抄袭来的吧?”
高声问完最后一句。
确保宴会厅里的每个人都听见了他的问题,再觑一眼刘闻涛满意的神色,提问的男人脸上露出一个不易被人察觉的笑。
“林总厨,为了公平公正,我觉得在投票之前,咱们得先把这两个问题给捋清了。”
尽管在场大部分人都知道,这问问题的人别有用心。
但他挑的这两个点又确实刁钻。
至少现场一多半的人在听完他的问题后,也忍不住把质疑的目光投向林大海。
迎着台下或担忧或同情的目光,林大海深吸一口气,
“谁说创新,新的就必须得是某道具体的点心?”
林大海一语惊人。
“桂花杏仁千层酥、桂花乌龙水晶冻、桂花核桃枣泥糕……想必从名字上大家也看出来了,甭管内容如何,今天的这五道点心都是以桂花为主题。”
“我的创新,新的就是这个主题!”
台下没几个人听明白。
“这创新和主题又有什么关系?”
看向声音响起的方向,林大海语气不变。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聊两句题外话。想必大伙心里应该都明白,今天办这场这场品鉴会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做了快三十年点心了,我林大海敢拍着胸脯保证,只要您能叫得上名儿的中式点心,就没有我林大海不会做的。”
“嘿,那是因为我林大海多厉害吗?不是!是做点心的材料翻来覆去就那几样……”
说到这里,林大海自嘲一笑。
站在主席台另一侧几步之遥的宋为平面沉如水,看不出在想些什么。
只有微微收拢的指节泄露了一点他此时的情绪。
是啊。
他宋为平为什么撇下二十来年的案上功夫,转去做西点。
不就是为了生计吗?
中点和西点本无高低,原材料也没什么不同,不同的是时代的选择。
眼见面包房将成为未来面点界的主流,传统的中式点心受众只会越来越少,现在不趁早转型更待何时?
空旷的宴会厅内,他听见林大海的声音在耳旁响起。
“半个月前,上面告诉我要办一场品鉴会,还要创新,说实话我根本想不出怎么创新。”
“把红豆饼从圆的做成方的您觉得叫创新吗?不叫!”
“那为什么都是一两白面半斤红豆,做成红豆面包就叫创新了呢?就因为那是外国人吃的?”
头一回这么大大方方地说出心里话,先前他心中被挑刺那人激起的一点怒气也散得差不多了。
台下响起一阵哄笑,林大海自己也笑。
“我想不明白什么叫创新,但是大家今天吃的这几道点心里,确实有几样新东西。”
“我家侄女从新疆给我带来了巴旦木、葡萄干、新疆大枣还有干核桃,她还用这些东西给我做了这道千层酥点心。”
“嘿!你别说,从这新疆来的点心里我想明白一件事儿。”
说到这里,林大海顿了顿,视线在人群中和已经跟侄女会合的妻子有了短暂的碰撞。
“传统为什么就不能创新了?”
“像抹茶、山药、桂花、莲藕...,中国地大物博,我们有那么多四时风物、那么多地域美食,我们就应该在传统点心里把它们都融合进去,把好的原材料都用进去,这可不就有很多新鲜组合出来了吗?”
“我就想以不同的中国元素做主题,重新设计我们的点心!”
很少在众人面前一口气说这么一长串话,林大海有些口干。
饭店对外的第一家门店到底卖什么,他当然做不了决定,但饭店里能影响这个决定的几人,此刻却都在宴会厅里站着了。
其实,别说是卖饽饽还是卖蛋糕了,就是卖包子馒头又和他林大海有什么关系?工资又不会多一毛。
他不过是为别人争。
也顺便为自己争口气罢了。
台下静悄悄的,此时没人愿意当那个出头鸟。
一片寂静中,先前拦住服务员想买千层酥的大妈突然开口了。
她是真不懂,也是真好奇。
“师傅,第二个问题您还没回答呢!”
“前面的同志说您用的油只有做面包才会用,我就想问问,合着咱们以前吃的点心里都不放油吗?我吃着也不像啊!”
也不知道这大妈是从哪冒出来的,但凡做过一天饭的人都问不出这话。
林大海都要怀疑她是谁请来的托了。
但林大海没说话,他在想要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以前做点心当然也放油,只不过放的是清油。
用黄油还是用清油,说白了就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本质区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