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太热了,距离远点的,还没提回家呢,肉就臭了。
屠夫割肉的动作都利索了几分,“小娘子的肉可是要切一下?”
“瘦肉就不麻烦你了,五花肉一半切块一边切片吧。”
屠夫现在不忙,也就耐着性子给她切肉,果然南方菜市场的服务,从古至今都是这么好。
童玉君看了看他的肉摊,猪内脏和猪蹄都还剩了一些,童玉君想了想,拿了个猪肝和猪蹄。
至于猪肚、猪肠什么的,童玉君就没买了,她懒,不想去洗猪下水,味真的好大。
跟她以前看的年代文、穿越文不同,古代也有人吃猪下水,但因为香料什么缺少,所以滋味不怎么好。
但也不是所有地方都这样,像她老家那边,猪内脏也会做成腊货,像猪肝、猪场用酸辣椒一炒,也非常好吃。
瘦肉二十五文一斤,五花肉三十文一斤,肥膘也就是猪板油也不便宜,竟然也要二十文一斤。
童玉君这一篮子肉就花了三百七十五文,猪蹄虽然不贵,奈何它重啊,有点压秤。
好在空间粮食熟的快,不过二十天就能有一笔进帐,所以她富着呢。
童玉君摸出一个荷包,倒出两个小银角子,给了屠夫。
屠夫这会肉都切好了,除了要的这十斤肉,他还剁了根大骨头,光溜溜地大骨头,不带一丝肉的那种。
童玉君瞧着倒觉得也不错,回去炖个萝卜,肯定好吃。
将荷叶盖在肉上,寻了个没人的地方,将肉送进了空间,只留了一点猪肝和大骨头在篮子里。
继续往前走,倒是有人挑着猪笼卖小猪仔的,童玉君也上前凑了一下热闹。
猪仔子五十文一斤,童玉君的眼神落在了猪仔的肚子上,明显鼓鼓囊囊的,特意让猪仔多吃好压秤呢。
哪怕只多吃一斤的猪草,都能多卖一百文钱。
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人在看,不光有妇人,便是男子也有。
买猪仔回去养对农户来说是大事,也是一笔很大的支出,自然当家的男人都会来。
童玉君能看出来的问题,自然这些老手也能看出来,不多时摊位前便争执了起来。
人都好热闹,这摊位一吵起来,立马吸引了不少人围观。
童玉君看了一会热闹便走了,牧场模式的积分还没攒够,她暂时不想养猪。
想吃肉就上镇上来买吧,多跑几趟就是,反正对她来说挺好玩的。
从人群中离开后,她在寻找杂货铺的身影,想去买点酱油,如果有醋的话,醋也想买点。
童玉君有些好奇地打量着门面,这古代的杂货铺可真不太一样。
屋子里不是很亮堂,进门就能看见两口大缸,一缸是酱油,一缸是醋。
前面是个木制柜台,有点高,小孩来打酱油的话,只怕踮脚都不一定够得着。
柜台后面有一排展柜,上头倒是摆了不少东西。
童玉君一踏进杂货铺,老板娘就上下打量了一番童玉君,这才开口道:
“小娘子要买些什么?”
童玉君笑着从篮子拿出两个罐子,放在柜台上。
“打一罐酱油,一罐子醋。”
老板娘有些失落,穿着这么好的夏布,就买这么点。
不过到底是开门做生意的,老板娘还是满脸笑容的将罐子接过去,还一边问道:
“小娘子瞧着眼生的很,不是我们本地人吧?”
童玉君眼中带笑,脸上带着淡淡的羞涩。
“我姓童,嫂子不嫌弃叫我一声妹子便是。我娘家是省城的,前段时间才随着丈夫回乡居住,所以嫂子不认识我。”
童玉君这么说她也就不好再打听了,毕竟省城她也没去过。
“这样呀,难怪瞧着妹子眼生,我家是镇上几十年的杂货铺了,日后妹子要买东西,我家的东西尽管放心。就是比起省……”
老板娘说着突然改口道:“县城也是不差的。”
童玉君注意到她的改口,轻笑了一下,将数好的铜钱放在了柜台上。
“谢谢嫂子,日后肯定多来照顾嫂子的生意。”
老板娘将装满的罐子搁在柜台上,道:
“妹子客气了,酱油和醋打好了,路上小心点。”
童玉君看了一眼罐子,都装得很满,这老板娘是个会做生意的。
“嫂子可知哪里有菜种卖?”
老板娘愣了一下,随即笑着道:“这菜种多半是人家自留的,妹子需要什么菜种,要是嫂子有的,匀些给你。”
童玉君忙道:“那就多谢嫂子了,我要一点雪里蕻种子。”
许是童玉君要雪里蕻种子让老板娘有些错愣,童玉君忙补充道:
“我丈夫喜欢雪里蕻酸菜,自打婆婆去世后有些年没吃了,既然回来了,就想着给他做点。”
童玉君说着脸上也带上一丝羞意,老板娘听了也是偷笑。
老板娘返回了后院,包了一小包种子出来。
“正巧我收了不少种子,妹子你收好。”
童玉君连连感谢,又数了几枚铜钱出来,老板娘好一番推辞,坚决不收,童玉君只好作罢。
她对这老板娘印象不错,便又买了一斤白糖、一斤冰糖,打火石也买了。
老板娘这下子是眉开眼笑,糖价高,两斤糖可不少钱,取了两张油纸,快手快脚将糖包好,递给童玉君。
白糖和冰糖都是蔗糖,而这个季节童玉君在野外并没有找到甘蔗,只好将制糖往后挪挪了。
再过些日子应该就能在集市上买到甘蔗种了,童玉君打算自己种一批。
出了杂货铺,童玉君将东西全部送进了空间,准备去下一个肉铺走。
等从镇上离开时,童玉君的篮子除了一把颜色各异的绣线,别的都没有了。
空间里则是被她塞了不少东西,临走了顺便还在小摊上吃了一碗面,这里称为汤饼。
面汤很是清淡,调味品也不多,吃着就感觉像是酱油汤面一样。
倒是茱萸的辛味比较明显,果然没有辣椒,湘地人民也很喜欢辛。
这一品尝,童玉君算是知道为什么那么多小说女主都能靠美食在古代发光发热。
大概就是因为明清之前的做饭手法真的有点古老!
至少童玉君逛了这一圈下来,没瞧见哪家食肆有炒,多半是炖,不过清炖的羹确实不错。
嗯,那些点心果子也不错,童玉君心想。
童玉君提着一篮子绣线开始准备往回走,等到太阳最大的时候,童玉君便躲回了空间,准备处理一下她买回来的东西。
在下一个肉铺那,她买了五斤猪板油,十斤连肥带瘦的猪肉。
还买了一些熟食,买了一只烧鸡,顺便还在摊位旁看了许久杀鸡。
童玉君又去粮店买了不少的粗粮,小米、绿豆、蚕豆都买了一点,不多就一斤的量。
童玉君倒是想买花生,但在粮店里寻了许久,都不见,估摸着如今花生还没传入中国。
顿时痛失好几道美味,让她有些心痛。
她虽不喝酒,但真的很喜欢油炸花生米,炸好的花生米撒上一点毛毛盐,就很好吃了。
在童玉君老家,早些年不富裕的时候,酒席上都会有一道凉菜,油炸花生米、咸鸭蛋。
煮好的咸鸭蛋切成好几块,摆成花瓣状,而炸好的花生米则摆在中间,像花蕊一般。
炒花生她也喜欢的紧。
每年过年,童玉君妈妈都会买不少的花生回来炒香,刚出锅的她最喜欢,但她妈总拦着不给吃,说是热气太大了。
几样粗粮,小米童玉君还特意要的没研磨的,打算回去做种,日后熬点小米粥喝。
蚕豆则用来熬豆瓣酱,反正元元能查菜谱,熬不成功顶多费点材料,不打紧。
高粱童玉君也在路边农户手里买了点,不过是甜高粱,啃着吃秆的那种。
原因无他,童玉君准备用上面的穗子做个小扫帚,到时候扫水碓、磨盘都好用。
至于高粱说实话,童玉君没吃过,只在电视剧和小说里听说过高粱米饭。
老家那边只会给家里的小孩解馋,在地头的边边角角种几根甜高粱。
黑土地里如今没有空缺的地方,等这一批收割之后,童玉君打算将这些粗粮种上。
花也买了,虽然是个镇子,但也有专门做花匠的。
童玉君没买什么名贵品种,只买了月季、栀子花,凤仙花种子也得了一些,不过老板没收钱。
栀子花除了香,栀子果还能做染料,染出漂亮的黄色。
实在是凤仙花在乡下到处都是,几乎没人会买,他的种子也是自家收集的。
凤仙花也叫指甲花,加上明矾,调和了拿来染指甲最为合适。
百合也买了些,不过买的不是观赏用的,而是可以食用的。
她之前吃到过一个百合芦笋虾,清炒的,味道很是不错,她惦记了许久。
不过如今最要紧的就是熬猪油,她想念猪油好久了,猪油炒饭、吃粉放一勺猪油也会更香。
童玉君将猪板油清洗干净后,切成大小均匀的小块。
灶膛生火,将切好的猪板油倒进去,童玉君又加少量的水,这样熬出来的猪油会更白。
有些人可能还会在熬猪油之前,给猪板油焯一遍水。
不过童玉君方才已经清洗干净了,就不焯水了。
童玉君坐在灶前,添了一把秸秆,锅中的水慢慢地蒸发掉了,猪板油开始出油了。
这个时候转成小火,慢慢熬着,时不时翻一翻。
小说推荐:《冷宫皇子,签到登基》《被迫成为站姐后[娱乐圈]》《全民星海时代》《精神病在废土当万人迷》《渣攻改造,BE改写HE》《冷宫皇子,签到登基》《岁岁平安》《非洲创业实录》《被首座抛弃之后》《万人嫌假少爷重生后》
三七书屋【sanqish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在深山造桃源》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