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书屋

第25章 春和宫内(第1/2页)

北城二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七书屋sanqishuw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你是说,皇爷爷将颖国公召回京城了……”

紫禁城春和宫内,一名太监低头揖,而在他面前则是一名四十余岁的文官,以及正在摆弄笔墨的朱允炆。

朱允炆一手持笔练习书法,一边头也不抬的询问这名太监。

“回殿下,是如此。”

“好,你退下吧。”

得到了答案,朱允炆便头也不抬的示意这太监退下,而那文官也示意左右太监、宫女退下。

待众人彻底退出宫外,这名文臣才对朱允炆揖:

“殿下,陛下此举,恐怕……”

文臣话说到一半,似乎觉得不能这么说,因此收了回来。

不等他再说,朱允炆却放下了笔,转身从书架上拿出了一本《汉书》。

“傅友德和我那三叔还有没有书信来往。”

朱允炆看着手中《汉书》,头也不抬的询问文官。

“未曾”文官摇摇头回应。

“未曾……”朱允炆沉吟片刻,却又轻笑:

“我那三叔按捺不住的,他若是再派人送信给傅友德,那剩下的就不用我们做了。”

谈话间,朱允炆抬头看向了自己椅子的后方。

在那面墙上,挂着被裱起来的一篇文章,而这文章正是朱高煦的《削藩论》。

“先生觉得,这《削藩论》如何?”

朱允炆对身后的文官询问,而能被他称为先生的,自然也只有为东宫伴读及太常寺卿的黄子澄了。

面对他的问题,黄子澄看了看朱高煦的削藩论:

“理论可行,但如果真的按照这个方法进行,恐怕没有百年时间,难以建功。”

“臣还是认为,应当速战速决,一举剪除诸藩。”

黄子澄的话让朱允炆满意点头,但他却也担心诸藩手中的兵马,因此放下《汉书》,重新拿起了毛笔:

“诸叔藩王皆拥重兵,如有变端,怎么办?”

面对问题,黄子澄不卑不亢的应答:“诸王仅有护兵,只能自守,倘若有变,可以以六师监之,谁能抵挡?”

说着,黄子澄看向了朱允炆放在一旁的《汉书》,脊背愈发挺直:

“汉朝七国不可谓不强,但最后还是灭亡了。”

“大小强弱之势不同,而顺逆之理更相异,殿下何须担心?”

“嗯……”对于黄子澄的话,朱允炆十分满意,但他还是不放心看了一眼朱高煦的《削藩论》。

“皇爷爷很看重高煦,你认为呢?”

朱允炆再问。

“秦世子炳、晋世子熺,燕嫡长子炽皆与殿下相识伴读,手足情深。”

“燕嫡次子煦虽然颇得陛下赏识,但毕竟是次子,依礼制,不得袭燕王爵,只得为郡王。”

“既然是郡王,那便无须担心。”

“更何况从此篇文章来说,他的心应该是向着朝廷的,与其兄一样,是站在殿下这边的,只是他不如其兄温润仁厚,识大体罢了。”

黄子澄的一句“识大体”让朱允炆微微颌首,尽管朱元璋让他和朱高煦打好关系,但在他看来,应该打好关系的不是他,而是朱高煦。

不应该是他去传朱高煦,而是应该让朱高煦自己来拜访自己。

只是他一连等了一个多月,朱高煦却如榆木一般,从未登门拜访。

小说推荐:【乐文中文网】《变身齐天大圣,觉醒七十二变》《从泰坦尼克号开始》《不随心所欲能叫重生吗?》《游戏搞到一个亿》《疫病之上》《天命在我》《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末日:我能无限抽卡加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大汉昌邑王纪元1701大明小官人大唐西域少年行淘宝大明唐时归汉家日月非洲帝国宗明天下大明之帝国再起明末龙腾五胡明月江东幼虎大国崛起1857三国之帝统天下虚拟战线大唐国妖三国之蜀汉复兴五代十国一儒生最终反击宣和画卷重生之朕即国家少女与枪与异界猎明乱世妖娆王拉倒吧,朕的大秦都完了讲这些有啥用回到明朝当太子战国修罗传大明公侯樱花下的血刀千年军国晋枭宦海风流从来没有的帝国三国云飞扬异域人生医入白蛇贼三国乌衣天下明末第一强藩